WFU

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

從最後一堂課,看面對死亡時家人的不同反應


 
我很喜歡<最後一堂課>這部電影,裏頭有非常多可以討論的議題。

面對死亡,或是說,面對「死亡的想法」的時候,家人的態度會一樣嗎?

92歲的老奶奶瑪德蓮,在自己的生日派對上,她緩緩站起來,拿著手中的字條,對著兒子、媳婦、女兒、女婿和所有家人說:「謝謝所有的家人,非常謝謝你們。我這一輩子很幸運,有個愛我、讓我幸福的老公,我很滿意我的助產士工作,尤其是有你們在我身邊,身體健康。我活了很久,我……好累。我一直告訴你們,當我體力不再的時候,當生活變得困難重重的時候,我寧願離開。我們有談過,不是嗎?時間就訂在十月十七日,還有二個月。」

大家不妨想想看,如果是您自己的父母親,在你精心準備的生日派對上,在蛋糕、美酒、大家的禮物之後,突然他站起來,說出以上這一段話,你會有什麼反應?會說出什麼話?

電影裡的場景很真實:大家都不說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孫女察覺氣氛凝重,從客廳探出頭來看,被爸爸用手勢驅趕回去,意思彷彿是我們常說的:「大人在說話,小孩子去外面玩!」然後,女婿先站起身離開,兒子、媳婦也離開了,假裝去忙。孫子開始玩手機,而唯一有說話的是女兒,她對媽媽只說了一句話:「媽,你不能這樣。」 


批判


「你不能這樣。」是屬於批判性的溝通,就好像我們常常跟小孩說的,「不要再玩了!」「快去洗澡!」等等。彷彿我們是老師,我們說的話都是對的,必須讓那些不成熟的人們依照我們的方式做事。

面對老人家,我們是不是也常常使用批判的態度和言語,告訴他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在<最後一堂課>裡,幾乎所有人都對老奶奶瑪德蓮做出批判。兒子女兒到媽媽的家裡,第一句話就是開始嫌東嫌西:「這椅子好硬,要換了。」「這插頭、延長線都壞了!」;而當兒女知道媽媽有輕生的想法,處理的方式也是批判,兒子跟妹妹說:「媽就是應該去住養老院!」而妹妹回嘴:「養老院不行,要讓媽跟我們住在一起。」;當老奶奶在家跌倒受傷了,孫子趁機把所有的電器換掉,同時把廚房粉刷得煥然一新。瑪德蓮回家後,又把舊的電器拿出來用。

晚輩常常會有一個迷思:「老年人的想法過時了、不中用了。」或是「我是為你好,所以你應該要怎樣怎樣。」但無論如何,我們有沒有沒有試圖去問,到底老人家要什麼?

「我是為你好」常常是以愛為名的支配。


面對家人死亡的反應


而當沉澱過後,瑪德蓮的兒子和女兒出現了二種不同的反應:拒絕接受和包容支持。

電影中最令人難過的一段,莫過於瑪德蓮的兒子皮耶,在知道媽媽私自離開醫院後,到媽媽家中質問她的對話:

「也許我沒有說清楚。」瑪德蓮試圖讓氣氛緩下來。

「沒有什麼好說的。我才不想管什麼尊嚴或是退化,有人會怪嬰兒穿尿布嗎?重要的是生命阿!就算身上沾了屎,重要的是跟心愛的人走到最後!事實上,你怕老怕到寧願去死,你只是沒膽!只是自尊心作祟!」皮耶強力反擊。

「你沒有權利這麼說,我的生命結束了。」瑪德蓮也有點動怒。

「才沒有。你只是想成為社會進步的典範,但我們整天吵你都不在乎!」兒子愈說愈激動,甚至拍桌子、翻箱倒櫃地把媽媽預藏的藥找出來拿走,然後奪門而出。

瑪德蓮只能坐在沙發上掩面啜泣,暗自神傷。

但是,幸好有人是從不支持,轉而理解媽媽的,那就是女兒黛安。

正因為能夠同理媽媽身心靈遇到的受苦,所以黛安可以陪著媽媽偷偷逃離醫院,可以陪著媽媽收拾家中的雜物,可以陪著媽媽去報廢跟著自己數十年的老車,可以陪著媽媽去見見好久不見的老朋友,可以陪著媽媽一起跳舞、吃魚子醬、喝美酒。

儘管黛安的心裡還是會有疑惑:「這麼做真的對嗎?」她仍然給母親最大的支持和包容。

皮耶和黛安這樣子面對家人生病和死亡截然不同的反應,其實在醫院裡,我們每天都在看到。


意見不同的姊妹


幾年前有一個來自腸胃科病房的會診,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那是2018年的年底,我依照往例,在看病人之前,先看看電腦。

病人是75歲女性劉奶奶,肝癌末期、心臟衰竭,最近又併發了肺炎和肺水腫的狀況,情形很不樂觀,隨時會狀況變差,面臨插管的抉擇。

但我注意到,在護理交班紀錄上,有一排小字,寫著:「姐姐希望安寧,妹妹偏積極,要插管。」

「唉。」我嘆了一口氣,看看手錶,知道今天的會診不是很容易看的。

我到了床旁邊,劉奶奶很虛弱,但仍可以講幾句話,一直手摸著肚子,喊痛。

二個女兒都在旁邊。我做完了身體的評估,便問她們:「主治醫師怎麼跟你們說媽媽的狀況?」

二個女兒都搖搖頭,姐姐說:「醫師說狀況很危險,隨時可能會有變化。」

「很擔心喔!」我看著姊妹的眼睛,對她們說。他們點點頭。

「那如果真的狀況不好,大家有什麼想法?」我問了最重要的問題。

「我希望媽媽安寧,舒服就好。」姐姐說。

「我想問醫師,如果真的要插管,會很受苦嗎?我放不下媽媽,不想那麼早放棄,可是又不忍心看她受苦…..」妹妹說。

我注意到,姊妹倆雖然意見不同,但並沒有劍拔弩張,反而很冷靜地跟我討論接下來會面對的種種狀況。於是我說明了插管的好處壞處,以及之後可能的治療方向。她們靜靜地聽,不時提出問題。

跟他們聊一聊,發現都沒有提到爸爸的狀況,於是我問「爸爸現在呢?身體好嗎?」

妹妹才跟我說:「爸爸三年前過世了,膽管癌。」

「喔?那爸爸過世之前也有接受剛剛講的插管治療嗎?」我覺得這是一個釐清大家對於延命治療想法的好機會。

「有,我們都看到爸爸插管後在加護病房的樣子,很痛苦,也不希望媽媽這麼受苦。但是我覺得……媽媽的意志很堅強,他可能會希望接受這些插管治療…….」妹妹愈說愈小聲。

「喔?媽媽有說過嗎?」我問,病人自主永遠是我們最關心的,如果病人有表達,那當然要尊重病人的意願。

「她沒有明確表達過,但是她都很配合治療,也希望自己好起來。」妹妹說,言語之間透漏著很多期待。

「那我可以現在問媽媽,她對於生病和治療的想法是什麼嗎?」與其猜來猜去,不如直接問。

「可以啊!」姊妹倆的眼神不約而同閃亮起來,彷彿這是一個他們早就想問的問題。

於是我走到床邊,在椅子上坐下,握著阿嬤的手,問她:

「阿嬤,你最近住院身體不太好,會不會擔心阿?」有時候帶著病人看到最近身體變差的狀況,是最好的開場白。

「不會阿…….人老了,就是這樣啊!」阿嬤回答。

「喔,阿嬤!你真的很瀟灑耶!我很佩服妳!」該讚美的病人的時候就不要吝惜。

「沒有啦,呵呵呵!」她看來心情不錯。

「阿嬤,我再問妳喔,如果你有一天身體愈來愈不好了,想不想要接受插管、電擊那些治療阿?」我開始問關鍵問題。

阿嬤愣了一下,說:「當然要阿!」

咦?這跟我預期的回答不太一樣。我再次仔細端詳阿嬤,發現她還是有點嗜睡,意識狀況不是這麼清楚。

「是喔!那如果有一天身體狀況愈來愈不好了,妳希望努力搶救,還是順其自然?」我換一個問法。

「順其自然阿。」阿嬤很輕鬆地回答。

這一下把我們弄混了,於是二個女兒接連問阿嬤,得到的答案都一樣。阿嬤一下說要努力搶救,一下又說要順其自然。也許阿嬤是累了,但也許阿嬤心中也有著掙扎,需要更多的陪伴與了解。無論如何,我們從之前醫師的告知說明,聊到二姊妹對於死亡的想法,在談到爸爸之前生病治療的過程,最後讓二姊妹與媽媽討論對於善終的價值觀,這樣一連串的溝通,我認為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也是我們安寧醫護人員應該做的。

跟媽媽討論完,看的出二姊妹還是有些迷惘,於是最後我跟她們說:

「也許媽媽現在的體力無法讓她表示出明確的想法,但是有三件事我想跟你們說:

第一、無論媽媽的想法是什麼,她一定不會希望,妳們因為她的事而感情不和,甚至吵架。

第二、正因為媽媽無法表達的很清楚,所以在往後的日子哩,我們在照顧的時候要仔細觀察,媽媽對於一些治療的反應。例如,她會不會不喜歡鼻胃管,想要把鼻胃管拔掉?或是,她會不會不喜歡抽血打針,所以露出不悅的情緒?這些反應都幫助我們了解媽媽對於治療的想法。

第三、如果你們真的還是無法決定,又遇到媽媽狀況變差,必須要決定是否要插管,這個時候可以跟主治醫師討論『限時治療』,也就是說,可以先設定一段治療的時間,好比說二週,二週後如果治療不理想,管子也是可以撤除的。


她們聽完,似乎比較篤定了,一直跟我說謝謝。

--

<最後一堂課>裡,瑪德蓮的兒子皮耶,始終沒有接受媽媽的想法,或是有進一步溝通的機會。於是皮耶到媽媽最後的時刻,都不願意去看她,只能一個人坐在車上暗自掉淚。

在電影結束之後,我想皮耶的創傷還會繼續。其實,面對死亡,家人一定會有不同的反應,也會有情緒。但若是能保持開放的態度,盡早與家人們溝通,其實到最後我們會發現,那些不同的反應和情緒,都是愛。


(作者為老年醫學、安寧緩和專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