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病房》是2001年由HBO製播的電視電影,是一部舞台劇改編的電影,距今也快20年了。看完後第一個想法是,相見恨晚,這部片根本就是所有醫療人員和年輕醫師必備的教材啊!
我是第一次看。打開Google搜尋「心靈病房」,過去20年間,已經有無數老師、同學、醫學倫理的愛好者,看過、導讀、介紹過這部電影,似乎不需要我再多說些什麼。
但轉頭又想想,即使是20年過去了,即使緩和療護與全人照護的觀念在台灣已經推動超過30年,我們第一線臨床人員在現場,還是時不時看到許多令人難過的故事。我們來看看《心靈病房》這部電影的幾個場景:
(以下有雷)
心靈病房
這部片描述一個英國文學教授貝寧(艾瑪湯普森飾演),被告知診斷癌症、開始接受各種檢查與化學治療、最後治療無效而死亡的故事。
一開始,一場告知癌症診斷的戲就讓人看得膽戰心驚。腫瘤科的大教授克里金很明白告訴貝寧「你得了癌症……需要接受全劑量的化療……加油喔……你的努力會讓研究得到很大進展……」對於病人接收到癌症的壞消息後,後續可能帶來心理、社會、靈性的不安與困擾,全然的忽略,只關心病人生了什麼病、治療是什麼、一定要全劑量。
幾乎所有片中的醫師都是抱持著這樣的態度在治療病人。年輕醫師在幫貝寧做理學檢查時,發現自己以前有上過貝寧的課,於是一邊做骨盆腔觸診,一邊笑著談論當年的課程多麼困難云云;克里金教授大查房時,所有年輕醫護人員如臨大敵,深怕耽誤教授時間的話教授會生氣,於是動作要求快速精準。沒多做說明,就把她的衣服掀開,好幾雙手在她身上摸來摸去,但沒有一個醫師跟貝寧講:目前在做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
電影到最後,貝寧決定不要再受苦,簽下了「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o Not Resuscitate)意願書。「Just let it stop.」就讓心跳停止吧。她說。即便是如此,當劇末貝寧真的心跳停止之後,年輕醫師還是不覺得這是無法挽回的,於是又把急救小組叫過來,電擊一番,才驚覺自己做錯了。
整部片中的內容,都顯示著現代醫療對於「人」的無視。看到這裡,你一定會想說:「朱醫師,這部片20年了,現在沒有醫師會這樣子啦!」
確實,經過許多醫學教育前輩的努力,狀況有改善。但是年輕的醫師們,仍然有許多人不脫身體疾病的單一思維模式,照顧許多有心理社會需求的病人。
吳奶奶的故事
前幾個月在安寧病房照顧一個病人,72歲吳奶奶,因為乳癌骨頭轉移來做疼痛治療。
吳奶奶一頭短髮,白髮蒼蒼,清醒時非常健談。她常常跟我說:「朱醫師,我跟你說,我年輕的時候常常跟先生吵架,我覺得很對不起,現在生病了又要靠先生照顧,我很後悔。我希望不要太拖累他們,趕快結束,好走就好了。」原來奶奶年輕時就自己創業當老闆開餐館,忙於事業,忽略了家人。每次看到先生來,他總是穿著藍色襯衫、黑長褲,一副憨厚老實的模樣,在奶奶身邊照顧他。
奶奶疼痛控制比較好了,我們就讓她出院,接續安寧居家的照顧。只是遇到很多困難,奶奶家中的環境不是特別理想,所以一回家沒多久,就因為肺炎、泌尿道感染,交替發生必須來住院。二個月內,出入第三次了。而這一次,感染來的又凶又急,吳奶奶陷入昏迷,狀況不妙。
一個星期五的下午,在社區忙了一天,回到醫院已經是晚上六點,匆匆趕去查房。住院醫師都下班了,我自己點著電腦看病人的狀況,點到今天又來住院的吳奶奶的病歷,看到PGY(一般醫學訓練)醫師的交班單是這樣寫的:
Do Not Resuscitate (+)
不要插管、電擊、心肺復甦術
不要鼻胃管
不要中心靜脈導管
血壓掉時,要使用升壓藥物
「咦?」看到最後一句,心裡暗叫一聲。我不太理解,為什麼已經來安寧病房住院第三次的乳癌末期病人,家屬會做出這樣的決定。這樣的決定,似乎跟我原本認識的那個吳奶奶,不太一樣。
我打給住院醫師,他說:「老師,因為病人上一次在急診狀況不好的時候有用升壓劑,所以我就問兒子『這一次狀況不好也要使用升壓劑嗎?』他說好。」
「嗯,好的我知道了,我來跟他們聊一聊。」我跟住院醫師說,請他不用擔心。
隨後,我馬上打電話給家屬,並且約病人的先生、二個兒子明天到病房來開家庭會議。
家庭會議
隔天,吳奶奶的先生、二個兒子都到了。面對吳奶奶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男人,我在稍作解釋目前嚴重感染的狀況後,問他們說:
「昨天,住院醫師跟我說,如果媽媽狀況不好,您們希望使用升壓劑,是這樣嗎?」
「嗯。」大兒子點點頭。
「我可以問為什麼希望使用升壓劑呢?」我問出我最想知道的問題:為什麼。
大兒子跟我說:「醫師,主要是......如果真的不好了,我們還是希望可以用一些比較不那麼侵入性的治療,多一點時間,看媽嬤身體會不會恢復……..至少,可以跟現在一樣,也就好了。」
「看到媽媽這樣子,很難過喔。」我先同理他們,繼續說:「我可以理解您們的想法,只是,以媽媽目前的狀況,真的到了需要使用升壓劑的地步的話,應該也很難再回復到原來的樣子,而只是延長死亡的時間了。」
這時,一直沉默沒有說話的二兒子,突然說話了:「醫師,那使用升壓劑的話,還會有其他壞處嗎?」
「嗯,因為使用升壓劑就必須要注射點滴,在末期的狀況下,身體無法排出多餘的水分,這些水分就有可能會累積在血管之外,例如手、腳、肚子、胸部,會帶來多餘的不舒服。」我說。
這時,一直都沒有說話的,憨厚阿公講話了,他問我:「醫師,那你覺得怎麼做比較好……」
「……..」我沉默了一下,然後說:「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但是以我跟吳奶奶之前相處的經驗,她似乎是一個不喜歡麻煩別人,也不喜歡身上插滿了管子,對嗎?」
三個男士都點頭,先生說:「對對對,她連之前吃不下插鼻胃管,才插了一天,就被她拔掉了。」
「嗯,那大家覺得,如果媽媽現在可以說話,她會不會希望,在最後最後的時刻,人都快要走了,還讓我們用升壓劑來幫她,讓她留久一點?」我問出最重要的問題。
阿伯搖搖頭,說:「她之前一直說,生病太痛苦了,希望早點解脫。她一定不會….不會希望最後還用這麼多藥的……」說到這裡,阿伯掉下淚來。兒子們也低頭不語,眼眶泛紅。
說到這裡,我了解了他們的想法,他們也了解彼此的想法。我轉頭看看年輕的PGY醫師,她跟我點點頭。
除了WHAT,還有WHY & HOW
安寧療護和全人醫療發展到現在,我發現年輕醫師都會知道要問病人的臨終醫療抉擇,會問:要不要插管?要不要鼻胃管?要不要電擊?要不要CPR?要不要洗腎?要不要升壓劑?並且會尊重病人和家屬的選擇,這是好的進步。
可是,我更希望他們,除了會詢問病人和家屬想要的選擇是什麼(WHAT)之外,會進一步去探討,在那些選擇背後的原因和決定的過程(WHY & HOW)。因為,只有對那些WHY & HOW有更多了解,我們才能夠更深刻看到,那個處在疾病和痛苦之下的「人」。
而對於病患和家屬來說,靜下心來思考:什麼是生命當中最重要的事情?我們的價值觀是什麼?則是一個可以了解自己和家人想法,幫助做出醫療決定的方式之一。
《心靈病房》中的女主角貝寧,在生病治療的過程中,醫生大部分時間都沒有告訴她WHAT(有哪些選擇),更遑論是問她WHY & HOW(為什麼這樣做?過程是什麼?)。20年過去了,我衷心希望,我們的醫療可以藉由理解WHY & HOW,更貼近人,更進入心。
《心靈病房》中的女主角貝寧,在生病治療的過程中,醫生大部分時間都沒有告訴她WHAT(有哪些選擇),更遑論是問她WHY & HOW(為什麼這樣做?過程是什麼?)。20年過去了,我衷心希望,我們的醫療可以藉由理解WHY & HOW,更貼近人,更進入心。
(作者為老年醫學、安寧緩和專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