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在宅醫療的力量,是可以穿越時空的。
新冠肺炎爆發後,看的第一部電影,就是《Peers回家》。
《Peers回家》這部電影是2019年4月在日本上映的日本電影,感謝好家宅共生文化教育基金會和弘道老人基金會,願意到台中來公益播放這部好電影,讓遠在千里的我,在台中維他露基金會,邊看電影邊流眼淚。
疫情開始之後,好久沒有這樣的感覺了。
而看完電影之後的第一個想法是,我覺得,這是一部所有的醫療照護人員,特別是年輕的醫療照護工作者,都應該要看過的一部電影。
(以下有小雷)
《Peers回家》的故事主軸,是敘述在教學醫院工作的年輕主治醫師高橋雅人,突然接到了鄉下父親病重的消息,於是不得不放下大醫院的工作,回鄉接下父親的診所的工作。而父親就是當地有名的在宅醫療醫師,小鎮上的居民每個人都認識他。
這部電影的第一個段落,帶我們看見傳統醫療與在宅醫療的不同之處。
從CURE到CARE
想當然,年輕的高橋是很不情願的。但時勢所逼,還是只能硬著頭皮去做老爸平常在做的工作。
於是跟著照顧管理專員夏海到各個病人家裡看病。第一家走進了沼田爺爺的家中,爺爺年紀大了,吃東西會嗆到,家人很擔心。雅人做了一些評估,馬上做出了判斷:
「這個,要做胃造口。嘴巴無法再進食了。」
「啊,那他愈來愈虛弱了,我們之後要怎麼照顧?」家人問,很擔心。
「就到護理之家吧,這樣也比較放心。」高橋說。
「護理之家……可是阿公很喜歡跟小狗在一起,到了護理之家,小狗就不能過去了……」家人抱起一隻貴賓狗,很為難的說著。
高橋露出不可置信的眼神:「小狗?我們是在治療病人耶!」
小狗叫了二聲,似乎也不想跟主人分開。
回到診所後,馬上被夏海罵了:「你有好好評估沼田爺爺的吞嚥功能嗎?有好好去準備給爺爺吃的食物嗎?有問過爺爺想在哪裡被照顧嗎?」面對這樣的質問,高橋一個字都答不出來。
傳統的醫療以組織、器官、系統為核心,哪裡有病,就治療哪裡。不能進食,可以用管路;不能照顧,可以到機構;哪裡有病就去各科看醫生,吃不同的藥。可是在高齡化社會脈絡下,每一個老人家身上都有好幾種疾病,吃好幾種藥,身體的功能還會逐漸衰弱退化,家人的照顧負擔逐步加重……面對這樣的狀況,傳統「以疾病為中心」的觀念遭遇到很多困難,而解法也許就是,從CURE到CARE,從以治癒為目標的醫療,轉向以照顧為目標的醫療。
如同高橋後來去翻父親的《在宅醫療研究》書籍,看到爸爸在裡面寫的幾個字:
「不要只看病,要看人。」
電影前三分之一談了很多這樣的問題:「老年人由口進食的選擇」、「照顧地點」、「多重用藥」…..都在點醒我們照護觀念改變的重要。
而這樣高品質的照顧,需要團隊。
多專業聯攜
這部電影我覺得最有趣的,就是照顧管理專員夏海對男主角的態度,總是直言不諱地點出他的缺點:
「你有好好評估沼田爺爺的吞嚥功能嗎?」
「信代奶奶吃了這麼多藥,你看不見嗎?」
「爺爺搞成這樣,你滿意了嗎?」
我不禁想著「好犀利啊……這樣醫師受的了嗎?」然而,男主角的優點就在於,他可以聽進去團隊成員給他的建議,開始學習在宅醫療的種種知識。
他去參加了多專業照顧研習會,認識了一群好夥伴,也體會到,無論是「醫療」或「照顧」,都需要不同專業的人一起前進。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場戲,研習會結束之後,大家一起去居酒屋吃飯喝酒。席間有醫師、居家護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營養師、輔具諮詢師、牙科醫師、口腔衛生師、照顧管理專員……大家邊吃喝邊談笑著。在這裡並非醫師最大,而是不同專業互相合作一起照護病人,而且會定時共同討論病人的需求以及未來的治療方向。
目前的台灣也朝這方向發展,不同的專業也慢慢進來,但彼此之間的「聯攜」似乎還要努力。話說,我也很希望有一天可以像電影中的主角一樣,跟團隊中不同專業的夥伴一起吃吃喝喝呢。
社區臨終照護
電影的第三部分,藉由社區中的由紀子女士罹患了癌症的故事,討論到「壞消息告知」、「安寧緩和醫療」、「社區臨終照護」、「心願完成」等等重要的議題。
讓我最難忘的幾幕,像是由紀子得知自己的癌症不能再治療,在想要怎麼跟還在上高中的女兒波瑠說明的時候,他對著男主角高橋醫師說:
「我跟女兒說的時候,可以請醫師在旁邊陪我一起嗎?」這一幕非常令人動容。
最近常常在思考『「專業人員的陪伴」的價值』這件事。我們常常覺得,專業人員的角色就是要治療,要「做什麼」才能夠彰顯我們的價值。但是實際照顧許多末期病人之後發現,當專業人員無法再做什麼的時候,『「不做什麼」的專心陪伴』其實也別具意義,甚至具治療性。因為專業人員跟一般家人、朋友不同,我們更能夠同理病人和家屬遇到的情境、了解他們未來要面對的問題、進而提供具體的建議。高橋醫師陪著由紀子跟女兒說明,後來在女兒出現情緒反應的時候,團隊也得以立即協助。
由紀子和家人討論後,在在宅醫療團隊的協助下,得以在家安心治療。他跟女兒一起在窗台旁邊種了鮮花,於是在她的窗邊,一直有花香。由紀子還去了一個她每年都要去的地方,完成了心願,最後在家安然善終。
看完電影之後,我在想,如果由紀子沒有接受到在宅醫療,那會是另一個什麼樣的結局嗎?
可能在接收到癌症無法再治療的消息後,就一直住在醫院裡面。
醫院裡面很多人共用一間房間,常常覺得不方便,但只能忍耐。
先生要上班,女兒要上學,於是請了看護,但是不太熟,有時還會彼此生氣。
後來無法吃東西了,醫師幫他插上了鼻胃管,就每天在床上灌食牛奶。
先生女兒偶爾來看,由紀子想出去走一走,但是又怕麻煩到家人,就忍住不說。
看著自己一天一天虛弱、一天一天意識模糊,也只能這樣了。
最後在醫院死亡。
這樣,也是一種選擇。如果是我,我會希望在自己最熟悉的家哩,度過最後一段日子。
生病和死亡,是每個人一定、遲早都會接觸到的事情。但我們更想知道的是,生病和死亡之後,留下來的是什麼?是黑暗?還是光明?如果不能照著自己的願望過日子、和家人吵架、最後做了很痛苦的治療、家人充滿焦慮和自責……那生病和死亡,最後在家人(甚至社會)心裡留下的,就會是一個「很痛苦、很不舒服、很黑暗、最好不要提起」的事情。於是,這樣的意識存在每個人之中,等到有一天,遇到自己的生病和死亡了,這種意識就會跑出來,告訴自己這是一種「很痛苦、很不舒服、很黑暗、最好不要提起」的傷心事。於是,我們永遠都被困住,走不出去。
相反的,如果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走最後一哩路、家人常常在旁邊、到最後了還可以吃喜歡的東西,做想做的事情、臨終前和家人好好說愛說再見……那麼這樣的生病和死亡,並不可怕,反而會變成一種光明、一股力量,在病人死後,繼續支持著家人前進。
而這樣的轉變,背後需要多專業的在宅醫療團隊支持。
電影的結尾,由紀子的女兒波瑠,在窗台旁邊,為媽媽當初種下的花澆水。她想起了媽媽,想到那一段最後相處的時光,她笑了。
你知道嗎?在宅醫療的力量,是可以穿越時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