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9年6月3日 星期一

《我是兒子,我來照顧》推薦序:面對日漸年邁的父母,身為「兒子」的你,準備好了嗎?


我是一個老年醫學、安寧緩和專科醫師,也是個兒子。

在照顧老年人和末期病患的經驗之中,我看過非常多照顧者,有媳婦、有女兒、有本國看護、有外籍看護。當然,也有兒子。兒子做為照顧者,印象中比例不高,但是當看到病人的主要照顧者是兒子的時候,總是讓我有一種奇特的感受。是因為比較少見嗎?還是在兒子的身上、表情之中看到一種什麼樣的特質,讓我有這種感覺?

我一直無法真正明白。直到父親生病,我變成照顧者之後,我對於「兒子照顧」才更了解一些,只是這代價太高了。


父親的失能


我的父親在民國三十八年跟著國軍撤退來台,當年他才十七歲。老來得子,在五十一歲的時候生下了我。我是家裡的獨生子,可以說我成長的過程,就是一路看著父親老化的過程。我爸從年輕的時候就熱愛健走,每天早起運動從不間斷,身體一直很硬朗。「你跟你媽老是感冒,身體太差,要多鍛鍊!」他總是這樣念我跟媽。他沒有高血壓,沒有糖尿病,沒有心臟病,我一直覺得他會快樂活到一百歲。

二○一三年,父親八十一歲,我三十歲。一天清晨,他無預警地在家裡跌倒,重摔到地上。到了醫院檢查,是腦出血。「他年紀大了,不適合開刀,只能觀察。」急診室的醫生說。從那一天起,我從一個兒子的身分,新增了一個從來沒有經驗的身分:照顧者。

父親開始住院觀察以及後續的復健治療,當然,旁邊要有一個人陪伴照顧他。因為我白天要工作,所以六十一歲的媽媽成為了爸的主要照顧者。我記得,我白天上班,下班後就去買晚餐帶到醫院一起吃,之後我留在醫院,讓媽媽回家盥洗休息,深夜時分,媽媽再回到醫院來換我。就這樣在醫院輾轉流連的辛苦日子,過了半年。

我很感謝媽媽,她擔負了大部分照顧父親的工作,所以我的角色跟這本「兒子照顧」書中提到的狀況略有不同。但是,即便我只是照顧父親的「二把手」,我卻在那段時間深刻體會到,自己身為兒子在照顧上的困難之處。

雖然沒有開刀,父親腦中的血塊幸運地漸漸吸收了,但卻留下兩個後遺症:失能與失智。他的雙腳無力無法站立、行走,更別說是爬樓梯,或是走到廁所了。他的腦部退化的速度也開始加快,說過的話很快就忘了,有時還會有一些異常的舉動。


兒子的困難


二○一三年六月,父親跌倒一個月後,仍住在醫院做復健。有一天晚上,我在醫院陪父親過夜。看著牆上的時鐘指針不停地走,十點、十一點、十二點,但爸都沒有想要睡覺的感覺,眼睛瞪得老大,看著天花板。

「爸,睡覺了,很晚了。」我幫他整理一下被子,希望他趕快睡覺。
「要胡了。」爸突然拉高聲音說。
我有點納悶,怎麼精神這麼好?便問他:「胡什麼?」
「胡牌啊!我聽一四筒。」原來他在打牌。因為失智引發的幻覺又出現了。
正想再勸他,沒想到他突然坐起身,右手舉起來在身體前面約二十公分的地方,開始比劃圈圈,一直劃圈,停不下來。
我真的很想睡覺,明天還要上班。「爸,你在做什麼?」
「摸牌啊!」他神色自若地回答,彷彿摸牌在這個時空是最應該做的事。
「不要打牌了,明天再打,好不好?」他不理我,還是繼續摸牌。

我有點火大了,抓住他的手,想要大聲但卻又怕吵到隔壁的病人,提高音調對爸說:「爸!睡覺了!現在很晚了你知不知道!」我硬把他的手塞到棉被裡,把被子蓋好。

才過了一分鐘,爸又爬起來了,右手又開始在空中比劃圈圈。

我真的很生氣,但卻也不知道對誰生氣。我已經很累了,明天還要上班,但爸卻不睡覺,這樣我明天怎麼上班?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沒有人教過我如何面對這樣的行為和舉動,我非常無助。

最後,我坐在陪客床上,看著右手不停擺動的父親,眼淚不爭氣地掉下來。「為什麼爸會變成這個樣子?他不是我的榜樣嗎?從小教我如何做人處事的那個人,到哪裡去了?」

不知過了多久,爸才願意躺下入睡。

那段時間,我體會到「兒子照顧」的幾個最難的地方:身體的疲憊、對於照顧技巧的挫折感,還有,心理的煎熬。

首先,是身體的疲憊。

對於一個工作者來說,白天工作,晚上休息,是熟悉不過的循環。照顧這件事一旦加進來,變成白天工作,晚上仍然不能休息,自己的體力不知不覺中變得很差,開會總是無法專心,處理文件也變得沒有效率,甚至影響到隔天的工作。

其次,是對於照顧技巧的不熟稔帶來的挫折。

儘管我是醫師,但是就跟一般人一樣,在家人生病之前幾乎沒有照顧的經驗,一夕之間變成照顧者,所有事情都必須從頭學起:倒水、餵食、擦澡、翻身、倒尿袋、換尿布……都是我不習慣做的事情。不習慣、做不好,在照顧初期帶來很大的挫折感。

而最難熬的,是心理的壓力與煎熬。

心理的壓力更勝過身體的負荷,因為「不知道這樣的日子要持續到什麼時候」、「父親的病會好嗎」、「我都沒有時間處理公司未完成的工作怎麼辦」……像這樣的念頭,會一直盤旋在心裡頭,不自覺,人就變得悶悶的。

更令人不知所措的,是自己從小跟父親就不太會表達對於對方的感情,男人之間的情感,總是很含蓄。因此在爸生病之後,就更不知要怎麼找機會說出那些很重要的話,像是「爸,謝謝您」、「我愛您」、「對不起,之前忙於工作,沒有找機會多陪陪您」,不知不覺中,也許這樣的黃金時機就錯過了。


未來的挑戰


照顧本身就很辛苦而困難,而「兒子照顧」更是有它的獨特之處。身為一個有照顧經驗的兒子,很高興在這個時候看到這本書出現。作者從日本「兒子照顧」的現況談起,談到照顧者與自己、妻子和其他手足的關係,談到照顧者如何在照顧的脈絡下兼顧工作,更談到男性身為照顧者面臨的難題。不同面向的深刻梳理,讓每個讀者可以了解男性身為一個照顧者,會遇到哪些問題、哪些挫折,而其他的家人、朋友甚至社會更可以知道,如何來幫忙那些陷在照顧漩渦裡的「兒子」們。

而台灣,因為老化的速度實在太快了,未來「兒子照顧」的狀況將會越來越多。而像我一樣的「兒子」們,有一天都要面對父母老去、甚至是照顧責任的事實。我們準備好了嗎?

二○一七年底,父親過世,而我的兒子出生了。有時候看著兒子可愛的臉龐,會想到「有一天我老了,我兒子也要照顧我嗎?」的問題。我想等他再長大一點,我會帶他一起讀讀這本書。

誠摯向大家推薦。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