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題(題組)
有一天身體不好了,需要他人長期照顧,想住在哪裡?真的走到生命盡頭,又希望在哪裡嚥下一口氣呢?
第一題:有一天身體不好了,需要他人長期照顧,想住在哪裡?
第一題選項:
A. 自己家裡。
B. 全日機構,如養護機構、護理之家、榮民之家。
C. 半日機構,如白天到日照中心接受照顧,晚上回家。
D. 其他(請說明)。
第二題:有一天走到生命盡頭,又希望在哪裡嚥下一口氣呢?
第二題選項 :
E. 自己家裡。
F. 全日機構,如養護機構、護理之家、榮民之家。
G. 醫院。
H. 其他(請說明)
回答範例:若有一天身體不好了,需要他人長期照顧,想住在家裡。等到真的走到生命盡頭,也希望在家裡嚥下一口氣,請選擇A+E。
選項分析與說明
第一題:有一天身體不好了,需要他人長期照顧,想住在哪裡?
A.家裡。
需要接受長期照顧的時候,住在家裡有很多優點:一、家是最熟悉而且最自在的環境;二、社區中有許多有形和無形資源可以利用;三、住在家中跟家人的連結緊密,心情比較愉悅。
只是,根據統計,台灣民眾在死亡之前,平均有七年的失能時間,需要他人協助日常生活照顧。如果這段時間都住在家中,又沒有合適的資源(如長照2.0或外籍看護)進來協助,照顧者可能會有體力負擔與壓力負荷過大等問題。對於重度失能的老年人來說,幾乎是要照顧者24小時待命的照護,常常讓年輕人疲於奔命,甚至必須要離職。
未來台灣若能建立良好的在宅醫療制度,相信這些問題可以獲得解決。
B. 全日機構,如養護機構、護理之家、榮民之家。
許多朋友常常不了解安養、養護和護理之家等機構的區別。先來說明一下:
1. 安養機構:服務的對象是無重大疾病,生活可自理的長者,提供基本保健服務和運動空間,但是無法行使醫療行為。
2. 養護型老人長期照護中心:服務對象是無法自理生活,但不需要專門看護的老年人,或是有意識但需要協助日常生活的長輩。
3. 長照型老人長期照護中心:服務對象是有慢性疾病且需要長期醫療需求的長者,如身上有管路需要更換。
4. 護理之家:服務對象是有慢性疾病且需要長期醫療需求的長者,或是出院後有長期護理需求的老年人。
住在全日機構固然有許多優點,像是有專業人員照顧,可兼顧部分醫療需求,並且讓家人免於照顧的壓力與勞累。但是,機構也有一些缺點,例如:一、機構畢竟不是家中,除非住單人房,否則每個人分到的空間有限,常常需要共用,缺少私密感;二、台灣機構品質良莠不齊,雖有評鑑制度,但民眾一般很難有全盤了解的管道;三、品質好的機構,常常需要排隊等待,甚至需要數年的時間才能入住,對於有即刻需求的老年人來說,緩不濟急。
C. 半日機構,如白天到日照中心接受照顧,晚上回家。
所謂的日間照護中心,有點類似托兒所的老年人版本,分成全日托、半日托翰臨托。日照中心服務的項目很多,像是一般生活照顧、生活自立支援訓練、安排文康休閒活動、健康促進活動、準備餐食等等。等於老年人一般的時間在日照中心,一半的時間在家。它有很多優點:一、兼顧機構照顧和在家照顧的平衡,年輕人可投入職場,老年人也不會與家中脫節;二、穩定的社交連結:在日照中心有許多年齡相仿的老人家可以互動聊天,比較不無聊也可減緩老年人認知功能下降的速度;三、多元促進健康:日照中心有護理師和營養師,可以針對老年人需求安排健康管理,調整餐食的成分比例。
但它也可能有一些缺點,像是日照中心安排的活動可能無法滿足每個人的需求,或是子女不一定能配合接送的時間等等。
D. 其他(請說明)。
E. 自己家裡。
在自己家中安然往生,也許是很多人心中的願望。同上一題,家是一個最自在,最熟悉,也最令人安心的地方。只是,在家中往生,通常需要人力(如照顧者對末期症狀與藥物使用的熟悉、後勤居家團隊的支援)、環境(如家中是否有電梯、透天厝在1樓可否放置一張床)、設備(如是否有電動床、抽痰機、氧氣製造機)以及預立醫療決定(如是先決定好不插管急救、後事預先規劃等等),才可以比較放心的在家中往生善終。
F. 全日機構,如養護機構、護理之家、榮民之家。
如果上一題選擇B,這一題也很有可能選F。畢竟對於很多長期住在機構的住民而言,機構就像家一樣,在自己熟悉安心的地方善終,是非常自然不過的事情。很多住民也不希望臨走前還要被送到醫院多折騰一番。只是,就跟在家往生一樣的需求,人力、環境、設備、預立醫療決定,依然缺一不可。特別是機構不同於家中,是一個共同居住的地方,因此許多機構負責人因為擔心留下來的住民會忌諱,而不敢讓瀕死的住民在機構往生。其實,老年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非常明白,其他室友在臨終前怎麼被對待,那我也應該會受到同樣的對待。因此,尊重長輩的心願,提供舒適的照顧,反而會讓其他人更信任所住的機構的。
G. 醫院。
醫院自然是目前台灣民眾接受臨終照顧最多的場所,專業且充足的醫護人力、齊全的設備、與各種資源的連結,醫院都占有相當的優勢。只是,一般民眾多半是狀況不好了,才會被送到醫院,所以在環境上,不是自己熟悉且安心的。另外,若是有緊急狀況突然被送到醫院,在預立醫療決定沒有完整討論的情形下,可能會因為醫護團隊先前並沒有和病人建立關係,而容易接受到無效醫療,甚至在溝通上也可能有醫療糾紛產生。最後,有些民眾是在加護病房或是隔離病房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因為病房訪客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家人無法好好地陪伴。
H.其他(請說明)。
--
接受長期照護的地點,以及接受臨終照護的地點,看似跟醫療沒有多大關連,但實際上卻是大有關係!很多人沒有想好這些問題,造成了家人之間的糾紛、自己心裡的困擾,以及醫療資源的錯置。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其實不簡單,值得每個人好好想一想。
B. 全日機構,如養護機構、護理之家、榮民之家。
許多朋友常常不了解安養、養護和護理之家等機構的區別。先來說明一下:
1. 安養機構:服務的對象是無重大疾病,生活可自理的長者,提供基本保健服務和運動空間,但是無法行使醫療行為。
2. 養護型老人長期照護中心:服務對象是無法自理生活,但不需要專門看護的老年人,或是有意識但需要協助日常生活的長輩。
3. 長照型老人長期照護中心:服務對象是有慢性疾病且需要長期醫療需求的長者,如身上有管路需要更換。
4. 護理之家:服務對象是有慢性疾病且需要長期醫療需求的長者,或是出院後有長期護理需求的老年人。
住在全日機構固然有許多優點,像是有專業人員照顧,可兼顧部分醫療需求,並且讓家人免於照顧的壓力與勞累。但是,機構也有一些缺點,例如:一、機構畢竟不是家中,除非住單人房,否則每個人分到的空間有限,常常需要共用,缺少私密感;二、台灣機構品質良莠不齊,雖有評鑑制度,但民眾一般很難有全盤了解的管道;三、品質好的機構,常常需要排隊等待,甚至需要數年的時間才能入住,對於有即刻需求的老年人來說,緩不濟急。
C. 半日機構,如白天到日照中心接受照顧,晚上回家。
所謂的日間照護中心,有點類似托兒所的老年人版本,分成全日托、半日托翰臨托。日照中心服務的項目很多,像是一般生活照顧、生活自立支援訓練、安排文康休閒活動、健康促進活動、準備餐食等等。等於老年人一般的時間在日照中心,一半的時間在家。它有很多優點:一、兼顧機構照顧和在家照顧的平衡,年輕人可投入職場,老年人也不會與家中脫節;二、穩定的社交連結:在日照中心有許多年齡相仿的老人家可以互動聊天,比較不無聊也可減緩老年人認知功能下降的速度;三、多元促進健康:日照中心有護理師和營養師,可以針對老年人需求安排健康管理,調整餐食的成分比例。
但它也可能有一些缺點,像是日照中心安排的活動可能無法滿足每個人的需求,或是子女不一定能配合接送的時間等等。
D. 其他(請說明)。
第二題:有一天真的走到生命盡頭,又希望在哪裡嚥下一口氣呢?
E. 自己家裡。
在自己家中安然往生,也許是很多人心中的願望。同上一題,家是一個最自在,最熟悉,也最令人安心的地方。只是,在家中往生,通常需要人力(如照顧者對末期症狀與藥物使用的熟悉、後勤居家團隊的支援)、環境(如家中是否有電梯、透天厝在1樓可否放置一張床)、設備(如是否有電動床、抽痰機、氧氣製造機)以及預立醫療決定(如是先決定好不插管急救、後事預先規劃等等),才可以比較放心的在家中往生善終。
F. 全日機構,如養護機構、護理之家、榮民之家。
如果上一題選擇B,這一題也很有可能選F。畢竟對於很多長期住在機構的住民而言,機構就像家一樣,在自己熟悉安心的地方善終,是非常自然不過的事情。很多住民也不希望臨走前還要被送到醫院多折騰一番。只是,就跟在家往生一樣的需求,人力、環境、設備、預立醫療決定,依然缺一不可。特別是機構不同於家中,是一個共同居住的地方,因此許多機構負責人因為擔心留下來的住民會忌諱,而不敢讓瀕死的住民在機構往生。其實,老年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非常明白,其他室友在臨終前怎麼被對待,那我也應該會受到同樣的對待。因此,尊重長輩的心願,提供舒適的照顧,反而會讓其他人更信任所住的機構的。
G. 醫院。
醫院自然是目前台灣民眾接受臨終照顧最多的場所,專業且充足的醫護人力、齊全的設備、與各種資源的連結,醫院都占有相當的優勢。只是,一般民眾多半是狀況不好了,才會被送到醫院,所以在環境上,不是自己熟悉且安心的。另外,若是有緊急狀況突然被送到醫院,在預立醫療決定沒有完整討論的情形下,可能會因為醫護團隊先前並沒有和病人建立關係,而容易接受到無效醫療,甚至在溝通上也可能有醫療糾紛產生。最後,有些民眾是在加護病房或是隔離病房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因為病房訪客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家人無法好好地陪伴。
H.其他(請說明)。
--
接受長期照護的地點,以及接受臨終照護的地點,看似跟醫療沒有多大關連,但實際上卻是大有關係!很多人沒有想好這些問題,造成了家人之間的糾紛、自己心裡的困擾,以及醫療資源的錯置。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其實不簡單,值得每個人好好想一想。
(作者為安寧緩和及老年醫學專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