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6年4月7日 星期四

你健檢了嗎?破除健檢三大迷思!

作者:朱為民




我的朋友小陳是一個在保險業任職的人資專員,因為他公司剛好在我任職的醫院附近,有空時我們時常吃飯聊天。一天,他突然在我的門診時間神色慌張地跑進來,劈頭就說:「老朋友,幫幫忙!」

我說:「怎麼了?」

小陳說:「還不是我爸!前幾天清明連續假日回南投掃墓,幾個月不見老爸,瘦得跟皮包骨似的!一問才發現他這二個月都食慾不好,吃不下。」

我說:「上次不是才聽你說陳伯伯今年初做了一個身體檢查,結果怎麼樣?」

小陳反應很大:「唉!那個是基本的檢查,沒用啦!而且醫師也沒說什麼,報告寄回家大家都擺在一旁,沒看。小朱,你這次一定要幫我爸安排一個全身高階健康檢查,從頭到腳照一照,還有不是有那個抽血就可以驗癌症的嗎?全部都要驗!」

我說:「小陳阿!健檢不是這樣子用的!」

各位朋友,你知道小陳犯了哪幾個有關於健檢的迷思嗎?


迷思一、健檢當看病,有不舒服就想要來健檢一下


這是最多民眾的誤解,以為身體哪裡有不舒服就要檢查哪邊,頭痛照頭,腳痛當然要照個腳,其實不然!健康檢查,顧名思義,就是「健康」時才要做的檢查!其目的在於當疾病還沒有出現臨床症狀之前,就可以透過各種檢查方式將病原提早找出來,及早作生活型態調整或是盡早治療。相反的,若是身體已經有症狀出現,應該要至相關科別的醫師就診,透過問診與檢查作疾病之診斷,而非做全面性的健檢!若是不知要至哪一科的醫師求助,家庭醫學科醫師就是你最好的朋友!家醫科醫師擁有較廣泛的醫療知識,可做初步診斷,並在有需要時轉診到合適的科別。


迷思二、就是要驗癌症指數才知道有沒有癌症阿!


癌症指數,英文叫做tumor marker,在醫療上的使用,是在已經診斷癌症的病人之中,某些癌症指數會特別高,如果經過治療過後應該會降下來,故可做為治療效果的依據與續追蹤的工具。但是請注意:大部分癌症指數存在的目的並非是用來篩檢癌症的!只有特定的癌症指數經過國內外專家的研究,認為確實有篩檢癌症的效益,例如PSA(攝護腺特異抗原)用來篩檢攝護腺癌、AFP(甲型胎兒蛋白)用來篩檢肝癌等。大多數的癌症指數,因為會受到身體當中很多因素影響,比方說像是抽菸與否、抽血時是否剛好生病、藥物使用等等,在結果判讀時須非常小心!


迷思三、有健檢就沒事,報告看不看沒關係!


目前國健署有提供40歲以上成人免費定期健康檢查,但根據我在醫院的實際經驗,做完檢查後,有將近一半的民眾不會來拿檢查報告!這樣做了檢查,又有什麼意義呢?更不用說那些高階昂貴的自費體檢,也是有許多人,收到報告後連拆都沒拆,就晾在一旁了!健康檢查的目的在於早期發現可能之疾病,所以對健檢報告應該要仔細慎重的閱讀,甚至是與前次的報告做比對:血壓高了還是低了?血糖是不是太高了?當然最好是與家庭醫師做報告的討論,如此才知道要從哪裡著手做改善與追蹤。


科技愈來愈進步,有愈來愈多的健檢項目供民眾做選擇。定期健康檢查確實是維持健康一個最好的工具,但是工具必須合適的使用,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