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20年9月30日 星期三

從《最後一堂課》,理解安樂死、拒絕醫療與安寧緩和醫療的不同



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一書說,「死不是以生的對極形式,而是以生的一部分存在著」。我很喜歡這句話。面對死亡的方式,其實是我們生命智慧的展現。而討論死亡,其實是討論如何好好活的最佳手段。

<最後一堂課>就是一部整部片都在討論死亡的電影。

<最後一堂課>是2015年出品,我非常喜歡的一部法國電影。第一次遇見這部電影,是在2019年台中市心靈影展,我受邀擔任電影的映後與談人,就是講這一部<最後一堂課>。

我記得我第一次看的時候,看到最後淚流滿面。這部電影關於生命和死亡的諸多面向,討論的非常深刻,但是又不會讓人覺得沉悶、無聊,常常有令人會心一笑的橋段。 


故事


<最後一堂課>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敘述92歲的老奶奶瑪德蓮,因為不堪自己的身體功能日漸下滑,也不願意拖累家人,於是就在自己92歲的生日派對上,對著兒子、女兒和所有家人說:「二個月之後,就是我的死期。」

一說出來,大家都驚呆了,不知道接下來該說些什麼。然後就是無止盡的迴避、爭執、溝通……

原來,瑪德蓮在年輕時是助產士,也是一名女權鬥士,提倡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身體。於是當她老了,她不希望住在醫院直到死去,相反的,她想盡量享受自己的人生,然後在最美麗的時刻告別。

這部片有非常多值得討論的內容,但是我想要先來談談,關於安樂死的部分。

(以下有雷......)


2020年9月7日 星期一

從《心靈病房》,看見病人的WHAT, WHY & HOW




最近下載了HBO GO的APP,意外發現裏頭有一些老片很值得看,其中一部是一直想看卻找不到好的片源的《心靈病房》。

《心靈病房》是2001年由HBO製播的電視電影,是一部舞台劇改編的電影,距今也快20年了。看完後第一個想法是,相見恨晚,這部片根本就是所有醫療人員和年輕醫師必備的教材啊!

我是第一次看。打開Google搜尋「心靈病房」,過去20年間,已經有無數老師、同學、醫學倫理的愛好者,看過、導讀、介紹過這部電影,似乎不需要我再多說些什麼。

但轉頭又想想,即使是20年過去了,即使緩和療護與全人照護的觀念在台灣已經推動超過30年,我們第一線臨床人員在現場,還是時不時看到許多令人難過的故事。我們來看看《心靈病房》這部電影的幾個場景:

(以下有雷) 


心靈病房


這部片描述一個英國文學教授貝寧(艾瑪湯普森飾演),被告知診斷癌症、開始接受各種檢查與化學治療、最後治療無效而死亡的故事。

一開始,一場告知癌症診斷的戲就讓人看得膽戰心驚。腫瘤科的大教授克里金很明白告訴貝寧「你得了癌症……需要接受全劑量的化療……加油喔……你的努力會讓研究得到很大進展……」對於病人接收到癌症的壞消息後,後續可能帶來心理、社會、靈性的不安與困擾,全然的忽略,只關心病人生了什麼病、治療是什麼、一定要全劑量。

幾乎所有片中的醫師都是抱持著這樣的態度在治療病人。年輕醫師在幫貝寧做理學檢查時,發現自己以前有上過貝寧的課,於是一邊做骨盆腔觸診,一邊笑著談論當年的課程多麼困難云云;克里金教授大查房時,所有年輕醫護人員如臨大敵,深怕耽誤教授時間的話教授會生氣,於是動作要求快速精準。沒多做說明,就把她的衣服掀開,好幾雙手在她身上摸來摸去,但沒有一個醫師跟貝寧講:目前在做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

電影到最後,貝寧決定不要再受苦,簽下了「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o Not Resuscitate)意願書。「Just let it stop.」就讓心跳停止吧。她說。即便是如此,當劇末貝寧真的心跳停止之後,年輕醫師還是不覺得這是無法挽回的,於是又把急救小組叫過來,電擊一番,才驚覺自己做錯了。

整部片中的內容,都顯示著現代醫療對於「人」的無視。看到這裡,你一定會想說:「朱醫師,這部片20年了,現在沒有醫師會這樣子啦!」

確實,經過許多醫學教育前輩的努力,狀況有改善。但是年輕的醫師們,仍然有許多人不脫身體疾病的單一思維模式,照顧許多有心理社會需求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