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6年10月11日 星期二

無尾熊派翠克最後教我們的事:談如何判斷臨終病人即將離開

作者:朱為民

  


今年國慶日,除了歡慶國家的生日以外,有一則稍微悲傷的新聞:無尾熊爺爺「派翠克」因高齡導致多重器官衰竭而離世了。

其實,動物死亡的新聞並不罕見,如之前台北動物園的的長頸鹿「宵久」、天馬牧場的河馬「阿河」,甚至老一輩印象深刻的大象「林旺」等,牠們離開世界的時候都曾觸動我們的某一根神經,很多人同感悲傷。這也顯現出人類與動物是多麼的親近。


無尾熊與人類


聽到「派翠克」死亡的新聞,我正在開車,邊聽,眼睛和嘴巴張得愈大:我第一次聽到,新聞對動物瀕死的症狀描繪得如此詳細!回家後立刻找到網路新聞,是這樣寫的:(以下摘自蘋果電子報)

『10月8日,保育員發現「派翠克」在棲架上同一位置休息少有移動,排便量也下降許多……』

『10月9日「派翠克」秤量體重為7公斤,較上週下降了300公克,精神不佳,秤完體重後要上樹時有點無力……』

『10月10日上午保育員餵食「派翠克」代奶,剛開始牠仍會進食,但漸漸地喝代奶的意願降低,手飼樹葉也吃得很少……』

『同日下午13:10,「派翠克」的呼吸次數一度上升到每分鐘120~130下(休息狀態約10-15次/分鐘)……』

『傍晚17:33左右,「派翠克」突然開始發抖、抽搐、四肢緊握,17:42停止呼吸,於17:59心臟停止跳動,離開了大家……』

看著這樣鮮明的敘述,我不禁想著,臨終病患離開之前,不也是這些相同的症狀嗎?「派翠克」是不是用生命教我們一些東西?


一定會有的疑問


場景回到安寧病房,83歲的李伯伯肺癌末期,醫護人員和家屬都知道,李伯伯即將要離開了。

但是,儘管家屬都有親人即將離世的認知,但一個始終揮之不去的疑問仍然始終會在他們心中打轉,沒日沒夜的翻攪他們的胃與神經:「時間要到了嗎?會是什麼時候?會是今天嗎?」有一天查完房,李伯伯的太太,阿嬤從病房追出來找我,很小聲地問說:「醫生……你看…….還有多久?」

最親的親人勇敢地把深藏許久的問題提出來,遺憾的是,沒有人知道答案。

預估存活期是每個接觸臨終患者的醫師一定都會被問到的問題,就好像把賭注下到賭盤裡面一樣,沒人有確實的把握。有時候我們依照我們的專業和過去的經驗,說:「可能大約二個禮拜吧。」,但後來卻發現病人活了二個月,這種事常常發生。

每個人的生理狀態與疾病都不一樣,也許只有老天爺知道是什麼時辰。

於是我跟阿嬤說:「阿嬤,我也不知道,目前看來,大概是幾天到幾周之間吧。」

阿嬤只好悻悻然地說:「是喔……」


常見臨終症狀


不過,也並不是完全沒有方法,教導家屬辨識「臨終症狀」,可以讓他們更可以對自己親人的狀態有所掌握,更能了解到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進而更珍惜寶貴的相處時光。

正如同派翠克教我們的一樣。

『10月8日,保育員發現「派翠克」在棲架上同一位置休息少有移動,排便量也下降許多……』

排便量與尿量的減少,往往是瀕死症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臨終病人因進食減少,本身便量可能就不多。人體一天排出尿量至少需要500毫升以上,而臨終病人瀕死前一至二天的尿量往往小於這個數字。

『10月9日「派翠克」秤量體重為7公斤,較上週下降了300公克,精神不佳,秤完體重後要上樹時有點無力……』

精神不佳,甚至是意識狀態出現變化,也是臨終症狀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例如,每天睡眠的時間相較於清醒時間的比例愈來愈高;或者,即使是清醒狀態,也變得分不清楚人事時地物等等;或者,陷入完全昏迷,那自然更是一個明顯的徵象了。

『10月10日上午保育員餵食「派翠克」代奶,剛開始牠仍會進食,但漸漸地喝代奶的意願降低,手飼樹葉也吃得很少……』

食慾下降與進食量減低,往往也是一個可以觀察的地方。但這個現象在人類多半會比較早期就出現。

『同日下午13:10,「派翠克」的呼吸次數一度上升到每分鐘120~130下(休息狀態約10-15次/分鐘)……』

許多病人與家屬最害怕的,往往是臨終前的痛苦,如身體疼痛、呼吸困難,都是非常常見的症狀。幸好目前有很多非藥物與藥物的治療方式可以針對這些惱人的症狀做處理,因此多半可以得到控制。

『傍晚17:33左右,「派翠克」突然開始發抖、抽搐、四肢緊握,17:42停止呼吸,於17:59心臟停止跳動,離開了大家……』

因為電解質不平衡,所以可能有抽蓄的情形,或是也可能因為腦中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會產生「臨終躁動」的現象,患者可能會很不安,扯管子,試圖下床。這時候也需要使用一些安撫甚至藥物的方式來處理,維持病人的安全。


最後一哩路


李伯伯的意識漸漸不清楚了,每天昏睡的時間愈來愈長,也出現了食慾下降、尿量減少的症狀。他的呼吸愈來愈喘,所以我們使用了嗎啡幫助他呼吸順暢一些。李伯伯清醒的時候,阿嬤會握住他的手,跟他說話,告訴他旁邊有很多他的小孩、孫子。

我查房的時候,阿嬤看著我,問我說:「是不是快到了?」

我點點頭,說:「這幾天,多陪陪阿伯吧。」阿嬤也點點頭。

因為阿嬤一家人對臨終症狀有很好的認識,所以他們對即將來臨之事有所準備。未來幾天,我們看到李伯伯的好多家人,都握住李伯伯的手,跟他說話,跟他說謝謝、說對不起、說我愛你、說再見……


(作者為安寧緩和專科醫師)